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直播:我的海洋牧场> 第812章 世界上最重的铠甲!没有之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2章 世界上最重的铠甲!没有之一!(1 / 2)

“而这些都跟山文有什么关系呢?”

“原因很简单,岛国现在还能看到有种“邪道”锁子甲。”

“锁环并不是拉丝而成,而是锻打出来的铁片成环状。”

“其环截面不是铁丝的圆形,而是矩形。”

“但如果把铁条打弯成环显然工作量太大,所以有观点认为是把六角形铁片冲出一个六角形内圈成一个空心六角形。”

“无论六角形铁片,还是中央冲空,都是比较简单的技术。”

“最后将多个“铁环”按锁子的方法链接。”

“铁角角相对,呈现出来的形象就是山文甲,比较符合锁子闭环的铆接形象。”

“这种异性锁子,结合较紧密,外形很美观,但是缺点是丧失了锁子甲的柔软,同理,断绝了用沙袋清洁的可能。”

“所以,我大胆的推测在早期锁子甲拉丝技术不成熟时,成为了一种对锁甲的替代产品。”

“在唐宋时期,自然可以作为高级军官的铠甲,至少看上去很威武神气,但

由于本身缺陷,使得难以传世。”

“同时在元明拉丝技术获得后被迅速淘汰。”

“何况在早期的明朝,除了棉甲,还是以铁甲为主。”

“根据《武备要略》中,关于全铁甲有这样的记载。”

“每副约用好闽铁一百斤,北地煤炭约用四五担,南方木炭约用十担,其铁愈多,炼得熟,愈好用。”

“蓝棉布二疋,棉线四两,蓝绒绳四两,用好生漆六两或加二两。”

“其甲片打完,用生漆表里漆过。”

“俟阴干,将蓝布双层以线饰纳过,俱照甲片阔狭剪就做衬里,俱要包过甲片外边一寸许。”

“甲片搭缝处,外加纳布二寸,每边折三分,以绒绳并纳布穿联成副。”

“其甲片,俱要搭交半寸。”

“每全副约重三十斤为度,太重则不宜矣。”

“由此就看出,全铁甲的造价之高,工序之繁琐,后来这才渐渐变为棉甲。”

“总的来说,在“板甲衣”,也就是内衬铁片的棉甲成熟前,只有扎甲在中国才是占据统治地位的。”

上述这些只是江南自己的推测,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可以听,但不能相信。

就像有人觉得这个世界上有鬼怪,也有外星人,就连海底也有其他类似人类的生物,且拿出了很多很多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的证据,对此,若是感兴趣,自然可以相信,不感兴趣的话,那就随便听一听就好,甚至都不会过耳。

“接下来说的是宋代的铠甲。”

江南并没有停下来,继续自顾自的的科普着,道:

“步人甲是宋代特有的铠甲装备,由一千八百二十五枚甲叶组成,一般重五十斤左右。”

“其中炮手、弓箭手和弓弩手的步人甲重量略有不同。”

“弓弩手的装甲最轻,为五十四斤,弓弩手为六十六斤,炮手为七十斤。”

“但总所在,战场是情况多变的,因此若是遇到突发情况,有些弓箭手还要在短时间内将自身铠甲增重至七十斤。”

“炮手的装甲最重,有时候要增重到八十八斤。”

“这种盔甲虽然防御力很高很强,但由于重量的原因,机动性会大大降低。”

“后来,估计是考虑到再重就严重拖后腿了,所以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五十八斤为限。”

“按照上面的描述,大家可以了解到步人甲主打的就是三个字:非常重!”

“就这个重量,不用说中国历史上,即便是在世界历史上也算是重的。”

“同时期欧洲的铠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十五公斤。”

“十五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二十公斤。”

“虽然十七世纪的最重盔甲达到了四十二公斤,但普通的重型铠甲也只是在三十公斤的重量以下。”

听到这些数字,直播间观众们的表情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甚至有些胆寒。

胆寒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做不到。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提着二十几斤的东西,都会气喘吁吁,就更别提将五六十斤的铁甲穿在身上了。

“我就八十八斤,宋朝士兵是直接把我穿在了身上啊!”

“不得不说,古人是真拼啊!”

“难怪古代的将军大多都是一身肥肉,看着十分健硕,普通人也抗不起来这么重的铠甲!”

“不懂就问,穿的这么重,骑马怎么办?马受得了吗?”

“穿着防御力这么强的衣服,宋朝怎么还那么糟糕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