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直播:我的海洋牧场> 第822章 天子守国门!东征高句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2章 天子守国门!东征高句丽!(2 / 2)

“请务必将这段历史张贴在棒子国的大街小巷!”

直播间的观众们笑的很开心。

棒子国这些年来不断地偷取我们的传统文化,甚至还颠倒黑白,但凡是个有血性的华夏人,都会对其感到厌恶。

可是谁成想,竟然还有一些明星恬不知耻的带头前往棒子国,甚至默认棒子国的偷取行为,跟狗汉奸没有什么区别。

江南见直播间的观众们对这个话题如此感兴趣,临时决定补充一些相关知识,道:

“其实早在汉朝时期,那里就已经被我们攻打过了,而且还成功了。”

“之前那里叫做高句丽,是西汉时扶余族人朱蒙在玄菟郡建立的政权。”

“而后来的高丽与高句丽并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非要扯上什么关系的话,可能高丽人中有高句丽人的后代,也可能有两者的混血。”

“高句丽的都城设在今辽宁省桓仁,后迁至今吉林省集安,再迁至朝鲜平壤。”

“在建国后的七百年间,他们不断扩张。”

“南征百济、新罗。”

“北讨契丹、靺鞨、扶余。”

“并趁中原混乱之机,侵占了汉四郡及部分辽东之地。”

“强盛时期,疆域东临日本海,南至汉江,西跨辽水,北到辉发河。”

“而我在这里,必须要需要指出的是,高句丽其实就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

“反正那里差不多就是现在的棒子国区域,也是属于我们的。”

“也正因如此,在隋朝统一天下后,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都接连发起对高句丽的战争,意图恢复汉时疆域,前后持续了七十年。”

“隋朝两代皇帝一直致力于消灭高句丽这一事业中,隋文帝征讨一次,隋炀帝征讨三次,但是高句丽仍然屹立不倒。”

“唐太宗李世民上位后,对周边少数民族恩威并施,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使四夷臣服,万国来朝。”

“但这个小小的高句丽却一直挑衅大唐的威严,虽然表面臣服,但暗地里却有很多小动作,屡次欺负亲唐的新罗。”

“终于在贞观十六年到十九年,发生了三件事情,彻底激怒了这位天可汗。”

“其一,高句丽东部都督渊盖苏文弑杀国君高建武,拥立其侄高臧继位。”

“其后,渊盖苏文专横跋扈,残暴不仁,国人皆苦之。”

“其二,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新罗、百济与高句丽。”

“当时,百济联合高句丽一起攻取了亲唐政权新罗四十余城,新罗接连遣史向天可汗李世民求救,使李世民大为恼火。”

“其三,李世民派遣使臣相里玄奖前往高句丽,向渊盖苏文传达天可汗的旨意:立即停止攻打新罗的军事行动,否则将发兵攻打你的国家。”

“但渊盖苏文态度强硬,拒不奉诏。”

“古代打仗主要讲究四个字:师出有名!”

“现在终于有名了,李世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大的机会。”

“李世民动了雷霆之怒,任由大臣劝说也不理睬,力排众议,下达了战争动员令。”

“贞观十九年正月,李世民御驾亲征,征讨高句丽。”

“随后,李世民又在贞观二十一年与二十二年先后进攻过两次。”

“在御驾亲征之前,李世民吸取了隋炀帝东征失败的教训,没有大规模动员府兵,而是采用募兵法。”

“所谓募兵法,其实就是: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所募十万甲士装备精良,士气高昂。”

“同时,他们大量携带牛羊背负辎重前进,辎重用光后食用牛羊,大大减轻了后勤负担。”

“东征开始后,唐军兵分两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率四万余人乘五百艘战船穿越渤海,攻下卑沙城,也就是今天的大连,舰队很快达到鸭绿江入海口。”

“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率军六万向辽东进军,声东击西,渡过辽水后,攻克盖牟城,也就是今天的抚顺,击败高句丽援军四万人。”

“他们在与李世民汇合后,还又顺带着拿下了辽东城,也就是今天的辽阳、白岩城,也就是今天的岫岩、随后开始向安市城,也就是今天的鞍山,发起了进攻。”

“在当时的情况下,安市城可是高句丽最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不仅城高垒厚,兵精粮足,城主更是有勇有谋。”

“此时,高句丽北部的都督高延寿、高惠真更是带领着高句丽、靺鞨军十五万兵马前来支援。”

“李世民选择诱敌深入,以三万人设伏,鼓角声响起后诸军分头出击。”

“也就是在这时候,日后大名鼎鼎的白袍小将薛仁贵横空出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