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直播:我的海洋牧场> 第893章 民族英雄!当之无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3章 民族英雄!当之无愧!(2 / 2)

“戚继光分五哨将士攀岩而上,与倭寇短兵相接,连俘带杀一百多人。”

剩下的倭寇劫掠渔船逃到海上,而后侵扰福宁。”

“戚继光率领李超等前往将其击败,又乘胜追至永宁,杀死三百多人。

“同年,潮州倭寇聚众二万,与海盗吴平互为犄角之势劫掠潮州。”

“俞大猷率兵杀败倭寇,并将吴平招降,让吴平驻扎在梅岭。”

“但不久之后,吴平纠合被明军击败的流散倭寇一万多人,伙同林道乾、曾一本先后在走马溪、泊浦澳登陆,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

“戚继光即刻率军前来围剿,吴平得知后放弃之前据守的梅岭,集合大船一百多艘,逃入南澳,并修筑大寨防御。

“嘉靖四十四年,俞大猷率领水军,戚继光率领步兵,二人合力围剿吴平,吴平破败,孤身逃往凤凰山。”

江南十分简单的讲述了一下戚继光消灭倭寇的一些事迹。

每件事情,基本上都只是用一两句话带过。

虽然很简短,但是从斩杀的人数和一次次的胜仗中,就可以看出戚继光是多么的神勇。

“厉害!太厉害了!”

“我就姓戚,莫名有种自豪感!”

“狗日的在明朝时期就进犯我们国家,残害我们的百姓,真是畜生!”

“可悲的是即便是现在,依旧有一些贼心不死的狗日的混了进来!”

“杀得好!戚继光杀得好,最好将狗日的全部杀光!”

直播间的观众们情绪高涨,且有些激愤。

江南相信,如果给他们每个人一把武器的话,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加入到戚家军之中,跟随着戚继光,狠狠地打击倭寇。

这是流传在骨子里的民族之恨,自古以来,根本没办法抹去。

“南方结束以后,戚继光又来到了北方。”

“很多人都知道戚继光抗击倭寇,却不知道他也曾消灭过蒙古骑兵。”

“那一年,戚继光刚满四十岁。”

“他离开了战斗了十二年的东南,动身北上。”

“对他来说,能够驻守北疆,有机会和最彪悍的蒙古骑兵作战,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俞大猷曾对他说过:“故丈夫于生世,欲与一代豪杰争品色,宜安于东南;欲与千古之豪杰争品色,宜在于西北。”“”

“隆庆二年,明穆宗让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

“戚继光到任后,时任蓟州的有总兵郭琥,而戚继光只能为总理,根本无法统一号令。”

“于是朝廷将郭琥调走,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

“接着,又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

“当时,北蛮子侵略青山口,戚继光便引兵将其击退。”

“万历元年,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谋划进犯,向明朝廷索要赏赐遭到拒绝,于是二人在喜峰口烧杀抢掠,戚继光得知后率兵前往平乱,差点活捉董狐狸。”

“同年夏天,董狐狸侵略桃林,被戚继光击退。”

“而后董狐狸的侄子董长昂侵犯界岭,又被击败。”

“董狐狸多次侵扰边境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惨重,于是献关求赏,朝廷答应其按年给予赏赐。”

“万历二年,董长昂又入侵边境但无法从关口攻入。”

“于是,逼着他的叔父董长秃寇犯边境。”

“戚继光领兵将其击败并活捉董长秃。”

“董狐狸与董长昂率领宗族三百人,来到戚继光关前,负荆请罪。”

“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请,求赦免董长秃。”

“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接受其投降。”

“董狐狸于是将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反叛。”

“自此董狐狸与董长昂再也不敢侵犯蓟门。”

“不久,戚继光因守边功劳,升为左都督。”

“戚继光在镇守期间,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子无法攻入。”

“于是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只能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

“朝廷封戚继光为太子太保,又进封少保。”

“戚继光之所以不像岳飞一样的命运,与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

“在父亲的影响下,戚继光从小就非常懂得变通。”

“而在朝堂之中,当时的首辅是张居正。”

“有说法是戚继光给张居正孝敬了不少好处,所以张居正才成了戚继光的靠山。”

“其实,以张居正的为国为民的态度,他力挺戚继光也说得过去。”

“至于戚继光,在刚正不阿的父亲熏陶下,应该不会去阿谀奉承别人。”

“或许身在官场,有时候真的站过队,表过态,做过事,但那都是情理之中的,毕竟朝廷里面有靠山,在外面才可以随心所欲的打仗,根本不需要考虑后方。”

“我觉得两人应该属于相辅相成、伯乐与伯乐马的关系,罢了。”

“可以说戚继光能镇守北疆十六载,除了自身的赫赫战功,也离不开张居正在朝堂上的支持。”

讲完了南方,江南又开始讲北方。

总的来说,戚继光能够成为民族英雄,绝对是当之无愧。

毕竟历史上很少有将军抵抗过北方蛮子,还又能在南方击杀外来倭寇。

这一南一北的环境太大,很多人和部队根本适应不了。

因此,只要换了环境,基本上都会打败仗。

可戚继光却没有受到影响,他所带领的戚家军依旧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